郭威去世后,他的继子柴荣(郭荣)继位北汉政权乘机联合契丹大举
郭威去世后,他的继子柴荣(郭荣)继位。北汉政权乘机联合契丹大举入侵,周世宗柴荣亲自率军与北汉军决战于高平。在战役之初,周军出师不利,甚至有些将领在战场上倒戈,投降北汉。在此危急时刻,赵匡胤挺身而出,身先士卒,率自己的骑兵部队勇闯敌阵。在他勇敢精神的激励下,士兵们无不奋力死战,以一当百,终于力挽狂澜,大破北汉军。
高平之战,赵匡胤脱颖而出,这也让他赢得了皇帝的赞赏与器重。很快,他被提拔为殿前都虞侯,成为禁军高级将领。当时周世宗柴荣深感后周军队建设存在很大弊端,决意改革,精兵简政。这项改革的重任便落在赵匡胤身上,这也给了他展露组织才能的机会,他淘汰老弱之兵,调选天下武艺高强之勇士重组禁军。此后,这支军队南征北战,所向披靡,堪称天下劲旅。
公元956年,赵匡胤追随周世宗柴荣征讨南唐。
在南唐之战中,他仍然光芒四射。先是在水战中大败南唐水师,夺取敌舰五十余艘;紧接着,赵匡胤又攻克滁州,生擒南唐将领皇甫晖等。特别在六合之战中,赵匡胤更是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争奇迹,他以不到二千人的区区之众,打败了南唐两万军队的进攻,杀敌五千余人。战后,柴荣擢升他为定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。这样,赵匡胤成为禁军的第二号头目,仅次于殿前都点检、郭威的女婿张永德。
对中原政权来说,北方的契丹(辽)一直被视为头号敌人。公元959年,即周世宗显德六年,一代明君柴荣御驾亲征契丹,从水、陆两路分兵北进,赵匡胤为水路军总指挥。后周军队连战连捷,先后攻下益津关、瓦桥关、淤口关、莫州、瀛州、易州等,收取燕南之地。正当柴荣雄心勃勃欲收复幽州时,却突染重疾,不得不班师回朝。
周世宗柴荣一病不起,在弥留之际,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:把禁军一号头目张永德撤职,由赵匡胤出任殿前都点检。
有人认为张永德被撤职,乃是赵匡胤一手策划的阴谋。
据说周世宗柴荣在北伐契丹途中,看到一块木牌,木牌上写有“点检作天子”这几个字,于是便对张永德产生戒心。依笔者的看法,未必如此。柴荣并非后周开国皇帝的亲生子,而是养子。虽然他改名为郭荣,但在许多人看来,他继承帝业名不正言不顺。柴荣在病重时,不得不考虑自己百年之后,他的儿子能否稳坐江山。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乃是郭威的女婿,手握重兵,这不得不让柴荣忧心忡忡。而赵匡胤与郭家无渊源,显然柴荣更倾向于把兵权交给他。
纵然柴荣英明一世,有件事还是出乎他的意料,在他死后不到两年,他所信任的赵匡胤居然陈桥兵变、黄袍加身,窃取了柴氏江山。
从二十一岁从军,到三十三岁坐上龙椅,赵匡胤只用了十二年的时间。
这位宋朝的开国皇帝此时正是年富力强、意气风发,他所发动的兵变夺权,几乎是不流血政变的典范。政变十分顺利,可是搞定了京师,改旗易帜,并不能说大功已告成。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节度使,手握兵权,他们是否会对新朝廷俯首听命呢?
昭义节度使李筠旗帜鲜明地反对新政权。
李筠乃是后周的一员悍将,他武艺高强,能挽百斤强弓,早在后唐时代便入伍从军,历经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诸政权。郭威称帝后,提拔李筠为昭义节度使,坐镇潞州(今山西长治)。李筠担任昭义节度使的时间很长,地位相当稳固,可以说是非常有实力的地方诸侯。
赵匡胤政变夺权后,便积极拉拢诸地方势力。在这个“城头变幻大王旗”的年代里,大家对政权更迭之迅速早已见怪不怪了,对许多人来说,管他龙椅上坐的是什么人,只要自己的权势不受动摇,又有什么关系呢?许多地方势力纷纷向新的中央政权表示效忠。可是,昭义节度使李筠却没有动静。
宋太祖当然晓得李筠的实力,他主动拉拢,许以高官厚爵。说实话,赵匡胤所开出的条件够令人心动的,他派使节抵潞州,加封李筠为中书令。
- 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及科目[图]
- 职场精英必备能力,你值得拥有[图]
- 拍卖师证没毕业能考吗[图]
- 二级造价师证书备考技巧有哪些?[图]
- 行政新人如何实现增值?[图]
- 培训主管岗位职责是什么?[图]
- 家装监理工作内容[图]
- 建筑设计师岗位职责是什么?[图]
- 中药鸭跖草的疗效[图]
- 胎教,怎么进行才有效[图]